2014年9月7日星期日

教师节的反思

又是反思的一天……

今年的反思也许称得上是“特别”的,或者说是辛苦的。

执教十几年,从没有预测会有这么一天,这么一种经历。

这八个多月以来,我对教学的认识和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但走着走着,我逐渐对曾经建构的自己开始解构,开始瓦解,开始否定。上了胡教授的课、与同事讨论教案,面对教学,我问自己:“我这十几年来到底教了什么?这是十几年来我原来用第一语言的概念在教学习华文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面对这样的认识,像是突然间被锤子锤在头上,觉悟于自己的无知。骤然间,我不知所措,我不知何去何从,有一种愧疚感在心中来回地“荡漾”了许久许久,一直都挥洒不去。辞职不干的念头孕育而生。我理解这不是疲惫的借口,这似乎是一种伤痛。人开始变得“脆弱”,一旦有人开始质疑自己,就会怀疑自己,感知智能启动,失去了理性的判断,而且自己像一只刺猬,没有扎人但是却刺伤了自己,纠结了许久。

处在这种状况,我的感觉是空的!对教学,我觉得自己一无所知。怎么办?我的工作怎么办?胡老师对我说:“知之为之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问:“可我现在是空的,我能够做什么?”老师回答:“天空不空,哪来辽阔的视野?”可我还是不知如何自处。胡老师继续说:“当你在否定自己时,也是你蜕变之际。当你在瓦解时,也是你重新建构之时。”可罗马城非一天建立的。在瓦解和建构中,那股冲击力和相互交织的感觉是如此强烈,感知和理智在不停地作战而肯定与否定也是在相互搏斗着。这个过程周而复始,能不辛苦吗?偶尔还会陷入痛苦的旋涡,久久不能自拔。

有一首禅诗:“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我处在“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状态已经将近一个月了,我已经心力交瘁了……

今年的教师节,意义何在?我,真的不知……

2014年7月12日星期六

Ideas on the Path of Education

Totality of Wisdom

Everything is interrelated in some way with everything else to produce on great total image. The ability to perceive the invisible the invisible threads interweaving all things has been considered a kind of wisdom. Learning must ultimately be related to values of human happiness and a better way of life, not to be departmentalized for its own sake.

Creativity

Creativity is the proof of our humanity. All humans are different. Each has unique personality. Knowledge can be obtained from without but creativity and imagination must be activated from within. Recognising each student as a unique personality and transmitting something through contacts between that personality and the personality of the instructor is more than a way of imparting knowledge; it is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Educators must make the effort to call forth the creative powers latent in their students.

International Outlook

Rejection and adoration of the foreign are 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 and both indicate a lack of self-confidence and independence. Economic and military power can breed arrogance but not self-confidence, which can be fostered only through cultural development. Cultivation in one’s own culture is what it takes to be truly cosmopolitan.
"Thoughts on the Aims of Education" – Daisaku Ikdea


知识是基础。启动全面的智慧去联系万物中的种种就能够发挥创意。人与人的真诚交流,感受或受到对方优良品质的影响,有助于增进智慧,当然也就为接下来可能会发挥的创意作为铺垫。当一个人能够联系周遭的一切,利用敏锐地思维与智慧加上本身的素养与文化的底蕴就能洞察事物的本质。拥有这样的能力才能够站在真正的国际视角去看待众生万物。因此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传授知识,而是在培育人性。这才是教育真正的目的。人性教育才是我们应该迈向的教育目标!

2014年5月12日星期一

关于吃苦

近日有朋自远方来。我们聊了关于吃苦的问题。

观望四周,我们常埋怨现今的年轻人吃不起苦,把他们都称为草莓族,有朋友还把这个称呼称改为蓝莓族,说把草莓捏了并不一定会烂,而蓝莓比草莓更软,捏了变绵成一团。到底问题出现在哪里呢?

有前辈说我们的现今丰衣足食的环境没让孩子们吃苦的机会。仔细想一想,真的是这样吗?

近几年,学校尝试提供学生吃苦的体验。制服团体常主办露营、远足等活动。学校也与一些义工团体联手组织学生到偏远的地区去当义工,希望学生能够在条件较差的环境下学习独立,体会吃苦的滋味,进而学会珍惜。但这似乎是事与愿违。父母由于疼惜孩子,心疼并担心孩子吃不起苦,所以就向校方提出诸多要求(有的要求实在离谱。例如是否能让女佣跟孩子一起去,为孩子打点一切!)希望孩子得到特别的‘礼待’。试问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学会吃苦了吗?

另外,不知是否是受父母的影响还是舒适的环境造成孩子不成熟的观念。友人分享他带学生到山区做义工时,学生都认为他们只在那儿住上两三个星期,过后就会回家继续过他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根本对吃苦,学会珍惜不当一回事,所以对他们而言,参加类似的义工活动有意义吗?

友人回忆当年轻年时期,家境并不富裕,所以放了学有时间去当口帮忙赚点钱补贴家用。虽然不能完全说是在吃苦,但其中也体会了生活、赚钱的不易,当然也渐渐地学会了节俭与珍惜。这里的关键是除了生活所迫,也由于课业并不繁重,有时间和精力去做兼职。因此,在面对我们的孩子没机会吃苦的问题,我们是否也该问一问,我们的孩子有时间和精力去吃苦吗?

换而言之,在看待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是否该站在不同的立场去思考,去判断呢?

2014年4月27日星期日

自找麻烦

近日,我的两位师傅都很忙。一位天天去开会,回来后还有堆积如山的工作要完成。一位‘闭关修炼’去了,将在她学生们的试卷中留下红色的批改痕迹。她们都无暇理会我这个徒弟,自然就没有问题问我了。我这位徒弟是否乐得清闲呢?其实不然......

我不敢懈怠,也不愿意偷懒,担心师傅们出其不意地向我发‘镖’,接不到‘镖’是会得‘内伤’的。(哈哈!)  所以我就继续勤奋地思考。我在胡老师的一项阅读策略 - 看、想、问中加了‘找’,成了 ‘找、看、想、问’。找什么?其实这个‘找’和‘问’的策略是一样的,惟一不同的是‘找’是一种动机,是进行策略的前提。我找书籍去阅读,从文章中发现问题去思考。另外,我也能说我找人去进行有意义的对话。

想不到,我这种自动自发的行为还被Mr Bono的肯定。(哈哈!确实是老王卖瓜,自卖自夸。)

Edward De Bono 在他的一书提到: What is important is that we should, from time to time, be willing to set tasks for ourselves. Ambitious people are always setting tasks for themselves. Then they move ahead to carry out those tasks. Lazy people do not set tasks but simply go along from day to day and solve problems that arise. Even people who do set tasks are usually too timid in the tasks they set. Now and again it is worth setting tasks that at first seem impossible. Then you start working on the task and you find it gradually become possible." (摘自: Teach Your Child How To Think)

想要思维敏捷,思路清晰,训练思维是无可厚非的。所以我们要主动,有意识地寻找刺激物或人去启动我们的思维,而我所寻找的是与王元化先生‘对话’ - ‘对话’的内容为《思辨随笔》。

在我们相互交流的时候,我自然而然地进行批判性思维,思考的是杜亚泉在《何谓新思想》中争辩的:“态度非思想,思想非态度”一说......

教学生涯中的第二位师将

她,我的上司,与她的关系亦司亦师。虽然她是一位领导者,多年没有进入教室授课,但她对教学的满腔热忱通过与她交谈中能够‘意会但不可言传’。因此,与她讨论教学的课题时,彼此总是滔滔不绝,思绪也跟着澎湃起来,一谈可以是好几个小时之久。

在工作上有任何需要请教她的地方,她总是用一些提问让我去思考。在这么一问一答的探索和讨论中,渐渐地可以‘发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每每在结束讨论时,她总会问:“你解决问题的发方法从哪里来?”哈哈!往往答案来自自己!所以只要多思考就会有所悟,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后来,她时不时丢一些问题让我去思考。我解答问题之后,回来的是更多的问题,有时候真令我应接不暇,但幸亏我的批判性思维被我的另外一位老师启动后,对于她富有挑战性的思考题,我还是应付自如的。相互建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由于这个原因,我开始被这两位老师‘夹攻’,一周里都会接到她们发出来的“飞镖”。我对两位老师说:“您们可以轮流对我发‘镖’,可我就惨了,每天都得接‘镖’。”她们,一个一笑置之,一个则言:“解决你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对我们进行发问?”天啊!这哪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呀?发问后的结果还不是要回答更多的问题!那就算了吧,就继续让这两位老师发“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没什么好埋怨的。

其实这种脑力激荡的过程很刺激,让人发挥许多联想,因此也会产生很多点子,很有满足感。我开始乐于思考,沉浸在这种思潮汹涌的状态中,但也由此而影响了睡眠。由于思维过于活跃,我的睡眠时间缩短了。我的上司取笑我说:“以后,你没有理由让我早睡了。”她接着说:“有时候,我们必须控制这样的思潮,不然点子越来越多也未必是一件好事。”我同意她的说法。点子太多,急于去实践,也许会处在兴奋的状态下,思考得不周全,漏了细节,就会产生盲点。

如果你问:“长期不断地深沉思考,脑筋不会累吗?”开始的时候确实有点累,但你的思路确实清晰了不少,看问题更透彻。借我的另外一位师傅的说法:只要运用批判性思维成为你生活中的一个部分,常思考是不会累的。以个人的体验确实如此。

思考不再是累人的事,思考可以是一种嗜好,思考是滋润你思维的养分,当你勤于思考、习于思考后,思考就成为你生活状态中的重要部分了。

开始制造许多机会让我去思考问题,提供我许多支架去探索问题。 在此,我由衷地感激她给予我的思维训练。谢谢您,‘锻炼’我思维的启蒙老师 - 黄老师。(也许我是第一位如此称呼她的。不知她听候会有什么感受。)

2014年4月26日星期六

热情与技能,缺一不可?

那一天我的AD向我提出一个观点:"Passion without skill is dangerous? - Michael Fullen." 对于这个观点我的看法是: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So based on this principle, I infer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acquire knowledge and build skill. A passionate learner is highly motivated and will explore further to understand better, but if one does not apply their knowledge, skill will not built up, no application also mean nothing is internalize, as times go by, this so call knowledge may be forgotten, so the understanding of knowledge is at superficial level. The danger comes when the passionate 'leaner' is not aware of this and at the same time thinking too highly of himself and acts as the expert of knowledge.

后来,她又问我:"How do you help teachers who have not found their passion? Possible? Or is it providing opportunities for teachers to uncover their talent to help them to find their passion? " 我的解答如下:



各位同僚,您的看法是什么?

2014年4月19日星期六

视角的问题


当面对问题,我们要怎么看待问题?

我们可以进行批判性思维。进行其思维的第一步是问自己:“这是真实的吗?”,接下来,要问:“必须这样根据吗?”根据Edward De Bono 的看法,他认为这一步是要检查所运用的逻辑。通过这逻辑,我们将从已有的事实中派生出进一步的事实。根据逻辑论证,一个问题的结论是遵循逻辑步骤而得来。我们有必要密切关注这个“必须”。很多时候我们“必须根据......”是由于思想者想不到其他的方案。如果你能想到一个替代方案,那“必须”这个环节就不存在了。(摘自: "Teach Your Child How to Think")

那,我们要怎么样探索“必须这样根据吗?”?也许,我们可以尝试换视角去探索。(胡老师所提出的。)

换视角,观点不会偏颇,会把问题看得清楚、透彻,能够找到更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作出的判断更准确。

换视角,能够将心比心,理解他人的言行举止,体谅他人的处境,不会乱了方寸而失控于自己的情绪,对自己和他人不会造成伤害。(运用这个换视角的方式有助于处理人际关系)

在换视角去探讨的过程中,就进入分析、推论、评价甚至是创意的思维过程。另外,也可以运用Edward De Bono 的 “Black Thinking Hat” 的框架去思考。

最终,我们会发现我们对问题的最初判断是浅薄的。当我们持客观的角度去看待,既先质疑问题的真实性,然后转换视角去进一步去思考,我们所得的结论会与最初的判断截然不同。经过深思熟虑所总结的是深刻、而有意义的。